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楹联大全 > 李调元巧对三则

李调元巧对三则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调元乾隆年间中进士后,任广东学政。李调元到任之日,轿过闹市时胡成义也乘轿而过。李调元的随从人员不明究竟,喝令通名。胡成义在轿内,朗声报道:“春芍药,夏芙蓉,秋菊冬梅,吾乃探花郎,三江胡成义。”

李调元立刻明白了胡的用意,当胡转请他通名时,他在轿中随口应道:“东紫薇,西长庚,南箕北斗,我本谪仙子,四川李调元。”

胡成义一听,不胜惊讶和佩服,赶忙下轿相迎。并当即邀请李调元到自己家中饮宴。这时,当地文人也应邀前来,一时文星荟萃。众诗友素慕李调元的才华,便纷纷出联请他续对。李调元才思敏捷,均一一应对。其中,有一上联是:两舟同行,橹速不如帆快;这上联,表面上是说摇橹的船,不如帆船快,实际上,却是话中有话,“鲁肃”跟“橹速”谐音,是三国时的文官。而“樊吟”跟帆快谐音,则是汉高祖刘邦时期的武将。言外之意即是:“文官不如武官”。李调元稍思片刻,发现案上有一把笛子,带笑对道: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这下联,表面上,也是说笛子不如洞箫。而实际上,是说:“狄青”(笛清的谐音)怎比“萧何”(箫和的谐音)。言外之意,是武官(因狄青是宋朝的武官)怎比文官(萧何是汉朝的文官。)众人听了,赞叹不已,皆尽称绝。李调元上任不多久,当地的文人墨客,邀他郊游。他们到了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这里悬崖峭壁,风景幽静,谁料小路突然中断,只有溪水,仍从路旁崖下潺潺流着,崖上刻有“半边山”三个字。崖下路旁,立一石碑,碑上刻字一行:半边山,半段路,半溪流水半溪涸;同行者解释说:“这是宋朝苏东坡学士、黄山谷和佛印三人同游此地时,佛印为老苏东坡,出了这上联,苏东坡对不上,只好请黄山谷将此上联刻碑于此,以示自抑,兼求下联。”

那人说完后,笑对李调元道:“学士大人才思敏捷;能否代贵同乡苏学士。一洗此羞?”

李调元一听就明白,那人欲借此事来侮辱他。于是不慌不忙笑着说:“这下联,苏学士早已对好了,何须再对?”

众人惶惑不解,他接着说:“其实,苏学士请黄山谷写字刻碑于此,正是为了联对,这叫‘意对’,很明显,下联是:一块碑,一行字,一句成联一句虚。众人听后,觉得无可非议,只好连声赞叹。李调元却说:“这样的意对,在四川,虽孩童亦解,诸公何足挂齿?”

说得有些人羞愧交加。内有一秀才,很不服气,投问而说:“学政大人刚才说,四川孩童也会意对,实不相瞒,我游学蜀中时,曾当面试过两人,请其联对,不料均若木鸡,无一以对。”

李调元笑着问:“一试何人?”

答:“一童孩。”

问:“足下所出何对?”

答:远观重重宝塔,六角四面八方;李调元又问:“童孩有何表示?”

答“他伸手摇摇,表示不解,笑着跑了。”

李调元说:“他伸手摇摇,就是联对了,所对应是:近看平平玉手,五指两短三长。秀才愕然。李调元又问:“二试又为何人?”

答:“一农夫。”

问:“足下所出何对?”

答:塔里点灯,层层孔明诸阁(葛)亮;又问:“农夫有何表示?”

答:“他自顾自在池中采藕,一字未答。”

李调元说:“农夫已经对了,可惜足下未领会过来,他对的是:“池中采藕,节节太白理(李)长根(庚)”。那秀才听后,深施一礼,道一声:“名不虚传”。就退到角落去了。那些真心仰慕李调元才华的人拍手叫好,至于那些谑意戏谑者,则是汗颜羞色,无地容身。又一年冬天,李调元从新疆冒雪回京。途中在一家酒店歇脚时,发现店中墙上悬挂一副对联,只见上联写着:黄狗过霜桥,点点梅花落地;再看下联,却空无一字。李调元迷惑不解。店主告诉他,几个月前,有一书生早起,来店饮酒,见店外桥上有一黄狗行走,随口吟出了上联。但他费尽心机,再也吟不出下联来,故书写后,挂在这里,期待后人有朝一日对出下联。当店主得知,眼前这位就是名噪一时的“蜀中才子”李调元时,便说:“相公,何不一展胸中之才?”

李调元想,这并非难事,于是欣然答应。可是,当他再把上联仔细品味后,才感到此联不凡,字字千金。他思虑再三,难成佳对,不免心焦。这时,突然有几只乌鸦落在门前雪地上,跳跃觅食,他心中顿时开朗,赶紧要来笔墨,在空白下联处一挥而就。只见他写的是:乌鸦跳雪地,片片竹叶朝天。于是,下联与上联,配合得天衣无缝。博得酒店众人齐声喝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