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十年厉兵秣马,造就隋唐盛世 > 第五十六章 是个可造之材

第五十六章 是个可造之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就连韩氏,看到信上的内容,也是喜出望外,再三确认后,她才确定自己没有看错。“郑元珣果然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咱们家要是能有三十头牛,也不用愁着赶不上农忙了。”

“是啊,夫人,郑少爷是想要和少爷你交好的,这次多亏了少爷你。”

松叔也是喜出望外。之前他还担心没有足够的牛群,费尽心机,在荥阳附近转了一圈,也只买到了七头。但少爷却轻而易举地借到了三十头牛,如今,荥阳郑氏甚至愿意将这三十头牛卖给杨家。就算是以前的老爷,也做不到啊……“如果母亲答应了,我明天就去荥阳。而且,我还需要一个得力的手下。”

“当然,只是刘管家要在学校里忙碌,松叔,你说谁能陪你一起去荥阳?”

韩氏赞同道。松叔沉吟片刻,捋了捋胡须。“陈管事要处理城中的事情,刘管事也要处理学院的事情,他们都抽不出时间来,这荒地的事情,我也要负责,不如,我儿去一趟?”

韩氏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思行这小子,这些年一直在胡总管手下做事,也差不多到了出师的时间。胡帐房前些日子还在我面前夸过他,说他心思缜密,心地善良,是个可造之材。松叔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夫人谬赞了,我儿如今能有此成就,都是因为老爷和夫人对他的照顾。”

杨邺自然没有意见,松叔的儿子文思行比杨邺大了八岁,从小就是个好学之人。他曾经在杨邺的父亲身边,做过一段时间的仆人。几年前,他生了一场大病,身体需要休息。杨宁将他留在了府邸内,等他的伤好了,他又去了账房,这一去就是三年。杨邺带着知礼和闻思行,先到了临泽,和胡维一同往临泽,准备回临泽读书。“贤弟,你的运气真好……”与杨邺同乘一辆马车的胡伟,并没有乘坐自己的马车,而是与王维一起乘坐一辆马车,说起杨邺被郡守大人推荐为武林中人的事情,不由得感叹道。“这些年,我一直在郑氏修炼。到现在为止,已经过去了五年,这五年中,被选入的十五人,几乎都是从荥阳城中走出来的。而郑氏一脉,则有九个名额。“郑家?”

杨邺闻言,不由咂了咂嘴。胡维摇头,斩钉截铁地说道:“郑家只有三个人,其他都是郑氏世家的子弟。”

“毕竟,在这个时代,读书已经是一种奢望了,而这些寒门子弟,要想在这个时代出人头地,光靠自己的努力,实在是太难了。”

一想起自家的藏书阁,足足有一万二千贯,杨邺就忍不住点头称是。“就是,现在这个时代,没有钱就别想上学了。”

在隋唐以前,只有文人才有资格看书,因为书太贵了,穷人家怎么可能看得起书?除非你天赋异禀,得到了名师的赏识,否则的话,你永远都不可能成功。胡维失笑,连连摇头,一脸的无奈之色。“何止是钱财,这个世界上天才辈出,我们荥阳更是人才济济,这些年来,我都快绝望了。”

“胡兄何必放弃,若是考不上,大可以去东都,我听说大隋不仅有诸州的推荐,还有科举的机会。”

“科举考试,难度更大,光是试卷,就能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胡维摇摇头,叹息一声。杨邺听到胡维对大隋官场的嘲讽,终于对科举之初的混乱有了更多的理解。不过不管怎么说,科举制度还是有的,到了唐朝,科举制度就会彻底成型,成为仕途的重要途径。在荥阳,想要出人头地的读书人,除了极少数的几个人,大部分都会投靠郑氏一脉。毕竟如荥阳郑氏这样的世家,不但书籍多,而且名师也多。当然,最关键的是,他的家底很厚,在官员中也有很强的人脉。荥阳郑氏举荐的读书人,你们荥阳官府怎么可能不给几分薄面?即便是在朝廷上,荥阳郑氏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可以为他们说好话。胡维虽然嘴上不说,但杨邺却知道他来这里读书的目的,与其说是为了读书,倒不如说是为了借助郑氏之力,在这里做官。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胡维的父亲胡康,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是因为自己的缘故,才病倒的。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回去继承家业,带领胡家走向辉煌,老爹是没机会了,但他不想让自己的儿子也没机会了。所以,他才会将自己的儿子送到荥阳来,希望自己的儿子能超越于蓝。整整一日的赶路,当他们赶到荥阳城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而此时,也不过是到了西城门而已。杨邺一眼就看见了郑家的使者,还有一名管家,两人站在城门处,一脸好奇的打量着。郑家的管家看到杨邺等人,连忙走了过来。“杨少爷,胡少爷,小的受两位少爷的吩咐,在这里等待两位少爷的到来,见到两位少爷安然无恙,小的这才放下心来。”

“我们家少爷有令,让二位一到观莲阁,就立刻前往,我们家少爷正在招待诸位朋友。”

胡维回过头来,看向杨邺,示意他听自己的。杨邺也不好多说什么,郑家的人都这么客气了,他也不好多说什么。“既然你们少爷都这么说了,我和胡兄自然要按照他说的去做,不知道胡兄意下如何?”

“这才对嘛,多谢黎执事和其他几位。”

胡维对郑家管家点了点头。郑家黎管家嘿嘿一笑,往旁边一站,翻身上马,在前面带路。进入荥后,一路向东,走了约里许,才到了一座灯火辉煌的莲花阁。杨邺和胡维在黎管家的带领下,穿过一座座大厅,来到了一栋三层高的湖边小楼前,黎管家带着那环佩相交,悠扬悦耳的音乐,走进了最大的一间包厢。“杨贤弟,胡贤弟,你们来的正是时候,我已经等得有些不耐烦了。”

郑元珣立刻站了起来,满脸笑容的迎了上去。“郑兄好,打扰了,打扰了。”

杨邺连忙对郑元珣行了一礼,然后,他看了看大厅内的七个年轻人,各自落座。而在包厢的角落里,还坐着几个衣着华丽,容貌绝美的女子,正在弹奏着古筝,想必刚才的乐声就是她们发出来的。郑元珣径直将杨邺请到了自己左侧下首的位置,然后对着一脸惊讶的少年们,微笑着做起了介绍。“相信大家都知道,最近在荥泽乃至整个荥阳闹得沸沸扬扬的那位杨郎君。”

“这是荥泽杨邺吗?”

一名青年忍不住说道,脸上满是不可思议之色。“是的,他就是那一曲名动整个荥阳,甚至整个东都,甚至皇帝陛下,都对他有好感的《悯农》赞不绝口。”

郑元琮笑呵呵的捋了捋自己的短须,开口说道。这七个同龄人看向杨邺的眼神中,有诧异,有警惕,有警惕,也有敌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