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我微信约到女鬼 > 第374章 气不打一处来

第374章 气不打一处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怎么没有关系!”

冯楠的鬼魂一声怒吼,震得我耳膜生疼,险些昏了过去。“就是因为你不批准我换工作,不批准我换部门,我每天..每天...被这个禽兽欺负...”冯楠的鬼魂越说越可怜,越说越委屈,居然哭了。“这个禽兽”指的自然是张辽了,我回过头一看,只见张辽满脸羞愧的蜷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联想起昨天我和沈一涵去放他的时候,他那双色咪咪的眼睛盯着沈一涵的样子,就让我气不打一处来,怒不可遏,过去就是一巴掌,出人意料的是,张辽居然没有躲避,被我“啪”的一下打在脸上。沈一涵本来最怕鬼,但是看着冯楠的鬼魂楚楚可怜的样子,不禁心生恻隐,试探着说道:“他、他都怎么欺负你了?”

“我们家里在贫困山区,那里贫穷落后,重男轻女,从小我就不受待见,父母不愿意给我掏学费,我就去求老师和校长,说是校长,其实那个学校只有两个人,一个老师,一个校长,校长还负责村里的财仕工作,见我可怜,就让我在一边旁听。就这样,我断断续续的念完了小学,长到了十八岁。”

廖金娇轻声嘀咕道:“小学毕业就十八岁了...这也太...”冯楠的鬼魂叹了口气,苦笑道:“你们城里人不知道我们的苦,村子里只有两个班,几岁的孩子都有。我长到十八岁,父母觉得我长得漂亮...”说到这里,冯楠的鬼魂脸上一红,接着眼神突然凄厉起来,咬着牙说道“要把我嫁给我隔壁村的刘瘸子,刘瘸子已经六十多岁了,据说以前买过一个媳妇,是哑巴...”我和沈一涵等人对视一眼,心中都是一个想法:在这个物质文明极大充裕的年代,居然还有人买媳妇。更匪夷所思的是买的还是聋哑人。我们生活在大城市,走在在灯红酒绿的接头,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哪里能想到遥远的乡村有多偏僻,那里的人生活是怎样的。远了不说,我们前一段时间和沈一涵、廖金娇去黄郎山,就是个贫穷落后的山村,但总算民风淳朴。听冯楠这么说,才知道她们家的情况要更糟糕。中国不是只有高楼大厦,不是只有北京上海,不是只有天安门,徐家汇,更多的是贫穷闭塞的乡村。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世世代代的穷苦,让那里的人丧失了一些为人的基本准则。贫穷所限制的不仅仅是某一地区的经济,还有那里的眼界和思想。所谓“穷山恶水,刁民泼妇”,不是没有道理。廖金娇自小娇生惯养,一副富家千金的模样;李巡探身居高位,威风八面;沈一涵虽然不知道家境如何,但从她的样子可以看得出来,绝不是穷苦人家,我则更不用多说了,当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娇妻美妾,歌儿舞女,生活也算称心如意。我们这些人哪里能理解穷苦人家的心酸呢。柳随风摆花漂泊,华佗难医天下过。听着冯楠鬼魂的讲述,我突然觉得自己日子过得这么滋润,还不知足,真的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了,不禁有些负罪感。“后来那个哑婆子,不知道怎么就失踪了,有一天我上山捡松果,无意间看见那个哑婆子,她穿的破衣烂衫,躲在树林的深处,宁可每天忍饥挨饿,每天吃野草树皮,也不愿意回家。村里人都说刘瘸子这人脾气不好,爱喝酒,喝完了就打老婆,那个哑巴就是因为不堪折磨才跑进山里的。那天我一听爸妈说要把我嫁给刘瘸子,顿时觉得天都塌了,其亲眼见过那个哑巴媳妇的惨状,要是我嫁给那个酗酒的刘瘸子,还不如死了好,我当时抱头痛哭,我爹拿起笤帚,就朝我劈头盖脸的打下来,后来我才知道,是刘瘸子看上了我,一下子给了两千块钱的彩礼,爹娘哪见过这么多钱,当时就满口答应...”我叹了口气,忍不住插口道:“天下居然有如此狠心的父母,他们这么干不是把女儿往火坑里推嘛。中国人有句古话,叫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不知道是那个王八蛋说的,说得好像每个父母都处处为儿女着想,处处心疼孩子一样。殊不知,这世上有的是丧心病狂的父母,别说是冯楠的爹娘,就是那些生了孩子就把孩子丢在大马路上,丢在医院门口的混蛋父母,就够罪大恶极的了!”

沈一涵在旁边悠悠的说道:“她的父母怎么样我不知道,但是那些遗弃孩子的父母,也有说不得的苦衷。”

“这些狼心狗肺的家伙,还能有什么苦衷!”

廖金娇早就在一边听得义愤填膺了。“那些遗弃婴儿的父母,不是因为孩子有残疾,就是因为养不起...”沈一涵还没说完,我接口道:“养不起就不应该把孩子生下来!有的家庭经济条件好,生下来孩子就衣食无忧,从小受到各方宠爱,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有的父母自己就已经穷的揭不开锅了,还要再生个孩子来跟着他们吃苦受罪,这些人就算没把孩子遗弃,也已经算是作恶了!”

说完之后,我也觉得自己这么说未免太绝情,但事实就是这样。在我看来,这世界上有太多人,自己还没学会怎么当一个好男朋友,就已经当了爸爸;很多女人还没学会怎么当个好女儿,就已经当了妈妈。这种社会角色转变的太快,让这些年轻的父母还来不及成长,我们的社会太过浮躁。李巡探年龄较大,思想也相对比较保守,本来被冯楠的鬼魂吓得够呛,这时见我们七嘴八舌的讨论,也忍不住插了一句:“你们都太年轻,不知道长辈的想法,尤其是农村人,非常看重养儿防老,他们没有公积金,没有养老保险,或者上不起社保。这些老的时候,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自己的孩子,所以哪怕养不起,生了孩子也跟着自己受罪,他们也会前仆后继的生。”

“这我不同意。养儿防老这四个字,本身就很功利,难道养个孩子就是为了以后给自己养老嘛,这个想法未免太自私了。”

我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