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大秦传奇之秦庄公 > 第十二章 蒙召见奉命伐西戎

第十二章 蒙召见奉命伐西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周宣王集齐了群臣,在大殿之上亲自召见秦庄公兄弟五人。当众宣旨,令兄弟几人即刻出发讨伐西戎。周王派七千兵马,由召重率领着,协助秦军讨伐西戎。召见已毕,周宣王将秦庄公招到后殿,自己先在卧榻上坐了,伸手示意庄公坐在一旁的矮墩上。笑眯眯地问:“爱卿可还有什么需要寡人解决的?”

庄公屈身在矮凳上斜坐了,腰板挺直,心里想着虢文公给他说的那些话,一时间热血沸腾,心里想着该拱手抱拳还是该站起身来俯身下跪,道:“微臣,微臣,微臣想让大王取消籍礼之法。”

却不料也不知为何,说到嘴里,却成了:“请大王封小臣西陲大夫,并将西犬丘赐给秦地。”

此话出口,连他自己也吓了一跳!一颗心蹦蹦跳着,斜眼觑着周宣王,心里却在责骂自己:“秦祺啊秦祺,你真不是个男人!”

转念又想:“我乃俗人,不想做比干箕子,为我秦地,又有何自责?”

话虽如此说,这件事一直像一根刺,扎在他的心里,拔不掉,驱不离,化不开。使他自责终生,后悔不已。直到最后,才对自己的五弟秦强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这是后话了,暂且不提。却见周宣王眼角微带笑意,斜斜地看了他足足有半盏茶的工夫。心里却想着,“此人注重利益,算不得忠臣。”

又想,“西陲大夫只不过是个虚衔,西犬丘已被西戎占去。给他,也没什么大不了。更何况,我要的不就是这种人么?忠臣有什么好?愚且直,净给我添麻烦!此人不奸,又会争取利益,这样的人才能活得长久。”

又联想到虢文公。对虢文公这个人,他是又敬又怕的,唯独没有喜欢。说到敬,不仅仅因为他是三朝老臣,在支持自己亲政上当众骂了召公占着茅坑不拉屎,也不仅仅是他在军事上支持自己,其实就是三个字——说实话。在这个到处都是聪明人的朝堂上,找一个能说实话的人太难了!说到怕,他也不知道自己为啥怕他。他就是一个臣子。王怕臣子,和父亲怕儿子一样,的确不好理解。但他就是怕。他怕虢文公,不是虢文公有多么了不起,而是怕他——说实话。是的,就是怕他说实话。这种奇怪的想法,让他有些莫名其妙。他讨厌虢文公,却又不希望他死去。因为他知道,这个人万一死了,再找这样一个人,就难了。眼前这个人,和自己差不多年纪,从眉眼里能看到他的正派,却又没有虢文公的孤直。“或许,这样的人,才是我需要的。”

他想。心里已经把秦庄公当成了他自己的人。他当然不会立即信任这个人,他还要再考验考验他。考验的方式,最有效的,莫过于让他给自己干事。想到这里,这才正色道:“好!寡人答应你,你也要答应寡人,一定不要让寡人失望才是。”

说到这里,周宣王似有些累了,右手捏着眉心,摇了摇小指,示意他出去,“你且出去,明日启程,寡人出城与你送行。”

刚出门,便见召婞过来:“你可知道大王为何令你讨伐西戎?”

庄公脸露疑惑,表示不知。召婞道:“王室拮据,皆因商路不同。一旦商路通了,民间富了,税收,自然不成为问题。我国历来重农抑商。作为国君,他是不能直接提出这个话题的。他之所以采用籍礼之法,也是想用这个法子激起众人的反对。只要他们反对,他就让他们拿出好使的法子。自然而然,打通商道,开通贸易也就提上日程了。可是众大臣背后嘀咕的虽大有人在,直接提出废除的人,却只虢文公一人。这老头也只是不停地提出废除籍礼之法,却不提商贸的事。大王多次向他暗示,他都梗着脖子不理。大王也是很无奈呢!”

庄公听罢,犹豫着说,“大王怎不自己提起?”

召婞笑道:“重农抑商,已历经千年,他又怎敢在这个问题上触雷子?万一把这件事情拿到明面上,众大臣还不得炸了窝了?什么无商不奸,鼓励经商,会败坏社会风气;什么一旦鼓励经商,势必破坏农业,摧毁井田制;什么商贾善于钻营,一旦放开,会损坏官制败坏官体。他更加没有清静日子过了。然而,现在这件事情是迫在眉睫了。不开通商道,就不能让镐京的人富起来,不能让周朝的百姓富起来。镐京不富,百姓不富,税收就收不起来。税收收不起来,怎么养这么多的官员?怎么养这么多的军队?所以说大王之所以让你讨伐西戎,并不是让你讨伐西戎,而是让你打通商道。你明白了吗?”

秦庄公点头称是。次日一早,周宣王送秦庄公出城。王室派的七千车军,早已经侯在城门外了。战车有五十乘。后面跟着的,是粮草辎重。由押粮官押送着。走在最前面的是召重的战车。骑军之中突然冲出一骑,来到周宣王近前,勒马站定,拱手施礼,“禀告大王,大军集合完毕,请检阅!”

英姿飒飒,披挂整齐,竟是召婞。周宣王面无表情,冷然环视众人,高声道:“西戎诸部,不尊教化,不奉王命。多次入侵,占我国土,杀我百姓。周朝上下,久受其辱。恨不得生吞其肉,寝其皮,挫其骨,喝其血,吮其髓。本王顺天理,应民意,命秦祺率领三军,召重为副,讨伐西戎。寡人希望大家能够奋勇杀敌,不怕死,不惜命,直捣敌巢,不负本王所托!”

说罢也不啰嗦,挥手示意庄公率领军队带着五十名秦军的灵柩出发。大军来到秦地,庄公令召重、召婞率军暂且驻扎在城外埋锅造饭休息。自己进城,先见了夫人孟姬,然后将五十秦军葬于秦英陵。秦城之南,有一座矮山,山上遍植松柏。为了埋葬秦地战死战士的英骨,老孟出资将此地建成了秦地将士的陵墓,故称秦英陵。秦英陵山顶竖着一座巨大的石碑,碑高十丈宽三丈,碑上写着三个硕大的金色篆字“秦英陵”。字体苍劲稚拙,乃是秦仲所书。题写此碑时,秦仲曾经邀了数十名通晓古今,文名素著的硕儒,为此碑提名。然皆不尽其意,遂饮凉酒十大碗,饮罢,想到逝去的众部下,禁不住大放悲声嚎啕大哭。哭毕,撕下上衣前襟,蘸饱弄墨,奋笔疾书三个大字“秦英陵”。秦仲乃是武将,哪知书法规矩?然而因其笔触饱蘸兄弟之情,如战场之鲜血,如袍泽之浓情,令观者望之,无不流涕,流涕之后又会激起无限豪情。遂用之为此碑之提名。庄公将逝去的五十秦军一一葬了,亲体其碑文。望空三拜,洒泪下山。来到山下,招两千秦军,由世父率领,与周朝大军汇合。两军汇合,军容军姿及气质却大不相同。周朝军队惯用车军。每辆军车长两丈宽一丈,两边各有一个一人高的车轮,车轮上订着拳头大的铆钉,外包铜箍,每辆车由四匹马拉着,车上立着战将三员,皆顶盔掼甲,罩袍束带,左持弓,右持戈,中间是御手,左右各有十名马军,后面跟着数十名步军,车马步军加起来共一百之数。整个军阵由五十个作战单元组成,每一个作战单元分别有战车马队攻城兵。其中战车负责接战。也就是由敌我双方各派一辆战车,两两先对。战鼓擂起,两辆战车随时发动,持戈手负责接战,射手负责偷袭,御车负责驾驶马车。三人协调配合必须非常娴熟才能起到应有效果。可别小瞧了这战车接战。一旦胜利可以大大调动整体的士气。因此,发动冲锋时,也往往是战胜一方首先发动冲锋的。马军负责冲锋,负责撕裂敌人防御。而步兵负责攻城,负责打扫清理战场。一旦两军接战,步兵向前,往往所向披靡,能起到摧枯拉朽的作用。而各个作战单元也是相互配合的。一方发动进攻,另一方往往负责防御,让敌人无可趁之机。因此周军的战争往往强调协调配合,并不十分强调个人能力。五十辆战车一字排开,人马肃静,旌旗飞舞,戈矛林立,寒光闪闪,十分威武。隐隐之间还有那么一股睥睨天下的傲慢之气。而秦军则不然。秦人惯用骑兵,不设车军。打起仗来,往往需要千里奔袭,突袭敌军,只讲杀伤敌人劫掠资财,故而也不设步军。两千多多个秦军顶盔掼甲,肩跨弯弓,背跨箭囊,左手持马缰,右手持兵器,从秦城里面奔驰而出,后面还跟着五十多个御马的马夫,赶着两千多匹备用战马,来到城外,迅速成列,人似猛虎,马如蛟龙,却也威风得很。把哪一个单独拿出来,都是一条好汉,一旦集中起来,就难免交头接耳不够严肃。使得秦军无论怎么看,都像一群山匪,而不像一个军队。只因秦仲历来要求秦人只要能够奋勇杀敌,多立军功就行,对于军容军姿之类的,并不是十分强调。军装是自制的军装,盔甲也大多是秦地自制的牛皮战甲,实用倒是实用,看起来却比较粗憨笨重,只有少数高级军官才穿着青铜制的青铜战甲。因此,秦军的军容军姿,与周朝军队比较起来,却有些散漫。精气神有了,整个排列起来,看起来就不大好看了。秦人能明显感觉到周军的鄙视。那是一种强者对弱者的,文明人对野蛮人的本能的瞧不起。召重自然也是如此,嘴里虽然没有说出来,但能从他的眉眼里瞧出他对秦人的轻视。却也怪不得他们,秦人本来就不是正规军,是护场队么,类似于现在的保安队。又岂能和专业的军队相比?秦庄公向周宣王请旨讨伐西戎,本来没有指望周王能派大军相助。周宣王不但答应他可以讨伐西戎,还同意派七千周军相助,的确令秦庄公感到意外。不接受恐怕会引起周王的怀疑。接受吧,又觉得秦军与周军风格迥异,实在不容易糅合到一起。考虑了一路子,秦庄公还是决定先尝试尝试。毕竟周军也有好多优点需要秦军学习。于是,庄公邀召重来到土岗之上,先请召重讲话,见召重推辞,也不再客气,随即对着下面的万余周秦联军高声喊道:“我奉周王之命,带领大家进攻西戎。至此之时周秦联军形同一体,需同心协力,共抗西戎。我今天宣布三条禁令,望大家遵从:第一、大家要接受同一指令,同心同力共抗西戎,不许怀有二心,窝里反,自相争斗;第二、要相互协作,取长补短,禁止为争军功私自行动;第三、要奋勇向前,拼死杀敌,禁止临阵退缩,畏战避敌。凡违反此三条禁令者杀无赦!大家听明白了么?”

却听秦军这边山呼海啸一般齐声高呼:“听明白了!”

周朝军队这边却是稀稀拉拉应着:“听明白了。”

想是对他还有怀疑。庄公也不以为意。遂令众人整队稍息,随即拉着召重来到土堆另一侧,道:“我有一言,请召重将军不要多疑。”

“请讲。”

“秦军与周军颇多不同,战法各异。短期之内形成一体,几不可能。我有一个想法,你看看可行不可行?”

召重似乎也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随即点头道:“请将军明示,不要顾虑。”

庄公这才开口道:“秦军善于马战,善长途奔袭。却不善于逐步推进,缓缓占领所掠的土地。周军擅长车战、步战,利于缓缓推进,逐步占领所略领土。不如我们取长补短,分工合作。我率领秦人在前攻略土地,你率领周军在后逐步占领你觉得如何?”

秦庄公讲到这里的时候,召重的心里突然泛出一丝疑问来:西戎虽然是以游牧为主,却也各自有各自的城池。攻城需要的是步兵,靠的是攻城战车、攻城锤、云梯之类的器具。马兵怎么携带这些器具?又怎么从战马上下来立马转换成步兵?不过这疑问也就是一瞬,转念即逝。联想到秦仲就是靠着马兵和西戎交战,却也取得了不俗的战绩。也就不想开口疑问了。毕竟周宣王派他前来的目的,除了协助秦军攻打西戎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看看秦军到底是如何打仗的。召重在此之前,对庄公的印象,都是从召婞那里听到的。在召婞的嘴里,秦庄公是个端方稳重、心怀大志,能干大事的人。他听了,却不以为意,只把它当做怀春的小女子的痴语。等在骊山见到庄公。见他竟敢以五十来人去剿除狼群,心里敬佩他的胆量的同时,又有些暗笑他过分立功心切,有些自不量力。等到自己几次在狼群那边碰壁,而秦庄公他们竟然用区区五十来人杀死八百多匹狼的时候,他才开始对他心服起来。此番前往秦地,他与秦庄公并无多少言语。话不多的原因是,他不好表达,秦庄公也不好说话。二人都是闷葫芦的性格。如此而已。二人的闷葫芦性格又不一样。秦庄公之所以闷,是因为心里怀揣着许多想法,不好对别人说。他的闷,是自幼生在贵族之家,从小眼高于顶,对任何人都不屑一顾。秦庄公对他很尊重,让他的心里还是比较舒服的。可舒服归舒服,仗还是要打好才是要紧的。要打好仗,需要的不仅仅是蛮力,还要有心机智谋。他现在还不想多说话,他想看看秦庄公的排兵布阵到底如何。两军如何配合,来的时候,他就想了一路子。心里有了一些想法,本想和秦庄公商量商量的,见他并不主动,也就没说话。此番来到秦地,见到秦军,他的眉头越发紧锁。他无法想象这样一支充满野性,队伍散漫的军队是如何打胜仗的。也无法想象,这样两支无论在装备上,还是气质上,都完全不同的军队,应该怎样配合。秦庄公的分配正中他的下怀。于是,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他却哪里知道秦庄公之所以如此分配,还有另外一层考虑,那就是从镐京来秦地的这几天,召婞总是找理由来到他的近前,和他说一些两军如何配合,如何进军,如何保证粮草充裕,以及西戎诸部风土人情之类的看起来很公事的事情。可嘴里说的是军务,眉里眼里却透露着化不开的爱意。害得他不得不分心对付她,打尖住宿的时候,连门都不敢关上。她的爱意,作为一个男人,他自然是知道的。只是他不想因此引起妻子孟姬的醋意,不敢与她深交罢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