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仰角. > 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韩陌阡委实有点像“三座大山”,给七中队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除了英语不是他带来的,别的额外负担差不多都是他带来的,既定的课程无一减免,他还要求,每个学员至少必须精读一至两本军事典籍著作,分带兵、将德、谋略、战术几个方面,每个月每人要写出一份心得体会,平时供学员自我交流或择优推荐发表,毕业时将作为军事理论修养成绩,载入档案。抵触情绪不能说没有,但情绪只能是情绪。虽然具体要求是韩副主任本人提出来的,但是这个要求很快就以大队教务部和政治部联合通知的形式下发到每个人的手上。N—017的图书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七中队学员几乎每个人都来过,将所有书架里里外外地耕耘个透彻。谭文韬也来了。谭文韬走进图书室,神色坦然自若。在经历了若干次反省之后,他认为他没有什么可以心虚的。别人能来借书,他就不能来啦?韩副主任明察秋毫,在轰轰烈烈的读书活动中,他没有理由不来,来是正常的,不来是不正常的,不来就是此地无银了。七中队学员借的书都很冷僻,多是古典,但并非文学,而是各种兵书,有刘基的《百战奇略》,有揭喧的《兵经百篇》,有诸葛亮的《将苑》,而借得最多的,还是王鸣鹤的《登坛必究》,李筌的《太白阴经》和戚继光的《练兵实纪》,学员们自己能翻出来的就自己翻,翻不到的,就给楚兰留下目录。楚兰这段日子工作量大大增加了。她向政治部打了报告,下星期要专门往市里跑,能买的买,买不到就到市图书室借。虽然自己也要考学,但是她不能耽搁七中队的需要。姚大队长、余政委和韩副主任都曾经在机关人员会议上强调过,学员队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教导大队的机关不是领导机关,而是保障机关,所有人的工作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全心全意地服务于教学。以至于打扫卫生助民劳动这些原本是正常的工作,都落在了机关十分有限的官兵身上。大家都很明白,所谓学员队,重点还是七中队,用个别人牢骚话说,七中队是国防干城祖国花朵嘛。谭文韬专程赶来借书之前,多数学员都是空手而归,偶尔侥幸能找到的,除了《孙子兵法》和《吴子》,别的品种不多。谭文韬是来借尉缭子《兵谈》的,找遍书架,没有。楚兰说:“你们七中队借书都借到公元前原始公社去了,看看你的同学给我开的清单,一股子出土文物的味道,好多连听说都没有听说过,我到哪里找?只好进城求援了。”

谭文韬在书架的缝隙里钻来钻去,钻了几趟,很有把握地对楚兰说:“你先别进城,那耽误工夫。韩副主任指定的读物,不是无中生有的。依我看来,我们需要的那些书,咱们这里可能都有。”

楚兰说:“图书室所有家当都在这了,就这些。”

谭文韬指了指一个书架,让楚兰从上往下看上面的顶板,顶板的反面有“W军区军官训练团”字样。谭文韬说:“就凭这几个字,就基本上可以判定,在N—017的图书室曾经有过大量藏书,过去的军官训练团是很规范的,不会少了兵书。如果不被破坏的话,这些书应该还在。你可以找老一点的教员打听一下,说不定这笔财富就埋在我们脚下的某个地方。”

楚兰将信将疑,但还是悄悄地打听了。事实果然像谭文韬分析的那样,教导大队的前身是W军区军官训练团,军事文化遗产底子很厚,甚至厚过于众多正规院校,在大比武那几年里,图书室最多藏书达八千余册一千余种,而且多数都是军事典籍著作,基本上能够囊括七中队学员开的那些书目。然后就开始挖掘。根据几个老教员的回忆,荒诞岁月开始的时候,图书室被作为“封资修”的黑仓库,一把铁锁封死了,后来来了一批接受改造的“阶级异己分子”,需要腾房子,这些书都被清理到废旧器材库的角落里去了。楚兰闻言大喜过望,请示韩副主任安排几个人去清器材库,几个人干了一个早晨,昏天黑地地扫清外围,将几吨重的废铜烂铁移开,果然发现了一堆灰头灰脸的书籍,还有不少线装书,真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没花一分钱就发了一笔不小的洋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