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奉天为皇 > 第九十七章 队伍又壮大啦!

第九十七章 队伍又壮大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赵烁有些激动。那个陈规可是北宋末年,崛起于民间的军事天才。他倒不是打仗厉害。关键是他擅长守城的才华,正好附和这个时代。这个金国铁骑所向披靡,宋军又只能委屈守城的时代。倒是城下张柏均反馈回来的消息,让城楼上的士兵们人愈发沸腾。不少人情不自禁的喊道:万岁!万岁!军民欢呼,似乎久久压在他们心头的压力骤然减轻。赵烁沉浸在喊声之中,也极为享受。此刻,他前所未有的放松。金贼围城足足两个多月,大家如释重负,释怀呐喊,一点也不足为奇。赵烁发现大家只顾庆祝,俨然将城下的年轻将领张柏均遗忘了。赵烁尴尬的命令士兵开城门!还别说,除了刚才派出去打探情报的那些人,现在守城的这些士兵仿佛听到了不可思议的命令。开城门??终于能开了!!!随着城门开启,赵烁也顾不得威仪了,急忙跟着张叔夜一通来到城外。此刻赵烁内心的真实写照就是:老子鏖战一个月,现在终于能自由了。没错!自从来到这个世界,赵烁这是首次呼吸汴梁城外的空气。虽然空气之中还弥漫着战火硝烟以及血腥的味道。但是里面糅杂着的自由粒子,让人毛孔扩张,说不出的舒坦。“快,传我的命令,随我一起去南面迎接义军。”

赵烁迫不及待的发号施令。他已经等不急陈规过来了。反而主动去接头。这样的事,在北宋真就是破天荒的头一遭。片刻之后,赵烁一行人上百骑,就抵达了陈规驻军的地方。期间张叔夜跟张柏均,提心吊胆。生怕义军对皇帝有所不利。可赵烁对此置若罔闻。纵观北宋历史,有些人是无需担忧更无需猜忌的。猜忌他们,就是对不起自己的江山社稷。“陈将军,快看,前方来了一队人马。”

此刻陈规正在马背上记录此行见过的军事器械。听到旁边的偏将提醒,他下意识的拔出腰间的佩刀。所有人也全部严阵以待。许是天色刚明,彼此还看不起彼此的容貌。再加上金军之前围困汴梁城,陈规只以为对方是金贼的巡骑。当下心里还狐疑道:“金贼难不成没有撤退吗?”

但是很快,陈规便觉得是汴梁城内的守军。他示意士兵们收起兵器。彼此往前行进了几百米,这时大家都看清楚了大概。赵烁眯着眼努力的观察着义军。发现那帮乌央乌央的义勇们,多是穿着杂乱无章的民间服装。有屠夫,有农民,也有铁匠跟南面的县衙兵吏。大家拿着的武器也我形色不同。总而言之,农用的耕种器械几乎都拿来了。为了跟金贼战斗,真是活学活用。什么都可以当做武器。而那边的陈规,也惊讶的打量着赵烁跟张叔夜一行人。他在今天之前,最巅峰的时候只是一个南方的芝麻小官。哪见过什么皇帝。随着张叔夜派张柏均上前验明正身,并且交流寒暄之后。双方彻底放下戒备,全都变得兴奋了起来。这一幕,如同在两个地方抗金的力量挥师一般。大家素不相识,却高兴的上前拥抱,慰问。“陛下!陛下亲自前来迎接我们了。”

“天呐,是天子!”

“我大宋王朝的天子。”

“我们到底是何等的荣幸啊。”

“……”义军之中传出发自肺腑的感慨。陈规看着那个身穿黄袍的年轻人,激动的热泪盈眶,忙不迭的从人群之中挣扎而出,上前跪在赵烁面前。“陛下,陈规拜见陛下!”

“快快请起。”

赵烁激动的将陈规搀扶了起来。也很合时宜的做了一番礼贤下士的温情举动,他将自己的坐骑送给陈规,拍着对方的肩膀说道:“陈爱卿是我大宋肱骨。”

这倒不是赵烁给他戴高帽子。而是陈规确实能够担当得起这个荣耀。他本是一个南方小土司,兼职穷僻之地的七品县尉。他所在的那个小县,灾难频发。因此人口流失比较严重。满打满算也才一千多人。关键那是县!但是他能在国家危难之际,不顾个人安危,动员县乡义勇们拿起武器远赴而来。这份拳拳的报国之心,感天动地。让赵烁一时间就想起来三国时期,同样作为县尊的陈宫。哦,他也是姓陈。陈家总是能在关键时刻出这样的人才。这样的人,就是上天派来的将星。性质堪比明末时期,崇祯号召四海义勇入京勤王。那个时候也有一个人从名将崛起。组织乡勇们为国效忠。而那个人,就是明末的大英雄,后来成为了名满天下的兵马大元帅,他叫卢象升!入京这北宋末年,陈规就是明末卢象升那样的仁人义士。“陛下,微臣惶恐。”

陈规抬起袖子擦拭着眼角的泪水。他是真的惶恐。确切的说他是被感动到了。他何德何能啊?竟然让大宋的皇帝亲自出城来这里等候。古往今来,这是多少武将梦寐以求的荣耀啊?再说,他只是一个起于微末的义军小首领。这一路走来,并没有尽到多大的功劳。比起眼前的张叔夜,赫赫有名的能征善战的大将军!陈规也有点相形见绌。“陈爱卿,你值得,我大宋正是有你跟叔夜相公,以及很多忠诚为国的将士,所以才会愈发的强大,百姓的日子也会愈发的充实。”

赵烁嘴上这么说,心想,只要粘罕率领金贼撤退。自己就算再往前走三十里,也是可以迎接的。寒暄之后,赵烁也没有急于招呼陈规等人回汴梁城。反而下了一道阅兵的指令。没错!赵烁就是要亲自简约一下这些义军。陈规听到这道命令的时候,当真是受宠若惊。而那两万义军更是志得意满,异口同声的呐喊:“万岁!”

自古以来帝王检阅军队,是该军队莫大的荣耀。义军们也没想到,今天大宋的皇帝会给他们这辈子无法想象到的荣誉。而赵烁这么做,便是要收拢人心。毕竟,虽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