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大明:抬棺进谏,老朱求我别作死了 > 第81章 民不认罪,只论罪

第81章 民不认罪,只论罪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城墙上。

一位小太监,终于拿到了最后的纸张。

匆匆跑来。

朱元璋连忙看去。

“今时……陛下在国朝传承的选择中,依旧用的,是不变、乃至于僵化的 思想!”

“僵化,便会倒退!便会腐朽!”

“正如科举选仕!”

看到这一段。

朱元璋眉头一跳,突然朝着百官看去。

果然!

却见他们此时,也已经纷纷起身。

显然在怒视苏怀。

更有甚者,已经有“黄口小儿,懂个什么!”的谩骂之声传来。

朱元璋只是停留了一瞬。

便继续朝手中看去。

“科举选仕,框定于四书五经。”

“可《四书五经》内容固定。”

“国朝选仕,又有定额。”

“不知多少天下学子,为求一进士,而苦读诗书,以至于皆是为了科举 而科举!”

“天下卷入其中的聪明人越来越多,但国朝为了固定的人选!”

“只能在礼部出题之时,越发生僻。”

“考生所答题的框架,更只限于八股!”

“为求辞藻,为求对仗!”

“终日费心于研究辞藻堆砌!”

“读的四目呆滞,谷物不分!”

“是以:科举!”

“早已无法满足,大明朝选官,用人之条件!”

“而今,民曾在百官会审期间,言及科举一丝弊端。”

“就迎来百官喝骂!”

“且借着天下士子的名头,认为民有罪?”

朱元璋忽然眼睛一眯。

因为接下来这一句话。

纵然是他。

也感受到了其中满满的报复之意。

“有罪便有罪!”

“正是如此,所以民才畅所欲言,毫无顾忌。”

“故而,这《认罪书》最后一句!”

“就赠予陛下!”

此时!

苏怀的笔墨逐渐落尽。

一段信息,继续浮现。

【张居正契合度,45%!】

就剩百分之五!

距离新的人物,就剩下百分之十五到二十五!

此时。

苏怀心中激动无比!

而怀着炽烈的心情。

最后一句话,更是随着他的声音,缓缓传荡在天地之间。

“《认罪书》上所言,民不认罪,只论罪!”

“其上只言过,不言功!”

“但功,就在于改过!”

“因此,其上内容:”

“皆可概括为一句--废军户、变四民、改科举!”

此刻。

朱元璋看着最后的九个字。

双眼中,却是露出了无尽的冰冷、慨然、思索。

“皇爷爷!”

朱允败看着皇爷爷的样子。

不知为何,只觉得有些不妙。

却见此时,朱元璋握着这零零散散,应该有千言的纸张,继续沉思。

朱允败看得心中焦急。

等了许久,又不见皇爷爷说话。

他不由得更为着急。

看完了这大逆不道的《认罪书》!

皇爷爷不是应该勃然大怒吗?

今天他明明是认罪!

却变成了“论罪”!

欺君!

对!就是欺君!

一边想着的同时。

朱允炫又不由得看向了自己的皇爷爷。

“皇爷爷!”

却见。

朱元璋这才反应过来,继续看着手中这些抄录的纸张。

“哼!”

朱元璋冷哼一声,他眼中闪过一抹厉色的同时,又闪过一抹犹豫。

“此人短短千言,却道尽了这小半个国朝利弊。”

“其中虽有荒诞见解。”

“但他这个年纪,已经实属不易,呵,咱倒是有些不忍了…”

闻听此言。

朱允题顿时大急!

他连忙道:

“皇爷爷,此贼是欺君!您别忘了,今天摆下这么大的阵仗!”

“就是为了消弭前一段时间,夏日飞雪的民间反应。”

“消弭这几天,此獠带给朝廷的影响!”

“眼下坐实他认罪却又反悔,坐实欺君,就算是斩他!”

“也符合《大明律》!”

“这几天,为了让他认罪,皇爷爷又受了多少气?”

“现在不斩!”

“国朝上下,恐将沦为百姓笑柄!”亡.

当听到朱元璋突然不忍心杀的时候。

朱允炫顿时脸色大变!

他深知。

今天十一叔和颖国公傅友德就要回来。

而苏怀昨天突然说出认罪。

更是让皇爷爷和自己大喜。

在宫内和母亲相谈的时候。

他就告诉母亲,今天定然要以苏怀的命,来彻底开启这蓝玉血案。

可是皇爷爷刚才的话。

怎么有点不对劲了?

要知道!

这苏怀,仅仅才是一个开头菜啊!

前几日斩他。

夏日飞雪,已经成了民间的闲谈。

今天摆了这么大的阵仗。

最后结果要是出现意外。

朝堂百官、他这个站在城墙上的大明太孙,皇爷爷这个当朝皇帝!

势必要被民间传成笑柄!

苏怀明明认罪,却写认罪书“脱罪”!

这就是明晃晃的欺君!

威严何在?

法度何在?

更重要的是……

不斩苏怀!

不让这为《蓝玉案》鸣冤的血,飞溅在这百姓面前。

皇爷爷始终没有下定蓝玉案的决心。

不行!

一定不行!!!

这是他朱允蚊最后的路障石!

从皇爷爷前几天去东宫,看到朱允题时。

他就感觉到了一丝丝危险。

朱允通这个年纪。

十五岁,其实是一个很容易蜕变的年纪,短短的两三年,可能就会完全 变成另外一个人。

他不想赌!

他不能赌!

想到这儿。

他再也无法忍受。

直接道:

“皇爷爷,此贼昨日明明亲口言说认罪,今日更是在百姓面前认罪!” “就算其中有些隐秘,但他欺瞒百官、欺瞒百姓,欺瞒皇爷爷。”

“这是天下百姓,都看到的欺君大罪!”

“他说什么科举、军户、四民?”

“二零零”

“全都是愚见!”

“要知道我大明朝的这些制度,每一样都有来由。”

“皇爷爷,科举选仕,国朝初定,是为了聚拢天下人才!”

“皇爷爷曾亲口给孙儿说过,之所以定下《四书五经》,是为了让南北 两地的学子,忠孝为本,忠于大明,在程朱理学的框架之中,缩小南北差 距!”

“再说四民之策!”

“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均是如此!”

“真到了某些危及时候,可以凭借户籍,尽快找到所需的对应人才。”

“更可以便于管理,以防某些贼子,借机肆虐民间!”

“至于军户……”

“孙儿承认,那苏怀所言之中,也就军户能稍微的变一变!”

“但他之所言三策,也只有一策可用。”

“而最根本的……是他今天,欺骗了皇爷爷!”

朱允蚊焦急劝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