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想怎么写怎么写 > 小评第四集

小评第四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四集,商鞅为了救老师公叔痤,不惜冒险跑到魏国的敌国秦国这里,想要面见秦孝公,并且说道:救师,也救秦国。但是孝公身为一国之主,又岂是他想见就能见的?孝公心慈,让他自己走,且并没有听从赢虔的建议杀他,但是商鞅却赖着不走了。

卫鞅刚来的时候,恰逢庞涓亲率三万骑兵偷袭骊山,孝公知道了他的身份,但是为什么无动于衷?应该是对于他救师救秦国的话语,不是很相信,甚至有些害怕他是细作。等打退了庞涓,看到这家伙还在这里,这才笃定,此人确确实实是来救师傅的。但是孝公也不是个傻白甜,我们秦国损失了那么多士兵才抓的俘虏,你说放就放?如果我们得不到好处,我为什么要听你指挥?但是此刻对于他来说,也没有什么救国的好办法,所以死马当活马医,决定听他说说救秦国的策略。

在这里,可以看出卫鞅深谙人心,因为,他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救自己的老师,但是如果他就只说救师傅,那孝公百分百不会想见他,更不会在背后听他和赢虔的对话。但是他说了救秦国,这就不一样了,因为如今的秦国是个烂摊子,经不起战争了,这点孝公心里很清楚,所以他一直在找良策希望能救秦国于水火,而卫鞅这么一说就恰好戳中了孝公的心坎,这就像一个人甲一直在苦苦寻找某样东西,突然有一天,冒出一个人乙,说有这个东西,那这个甲会是什么心情?大家都能体会到。

所以说,这个世界,没有免费的午餐,卫鞅想救老师,那他就得拿出让孝公满意的好处,不然孝公凭什么放人?而卫鞅根据实局进行了理性的分析:“魏国朝野,庞涓力主灭秦,而丞相公叔痤则图谋称霸,二人势同水火,庞涓奇袭骊山,就是要夺回老公叔明正典刑,一举剪除政敌,从而全力灭秦,今奇袭未成,庞涓自然退而求其次,希望借秦人之手杀死我师。若秦国当真如此,无异于助了庞涓一臂之力,加重了自己危机处境。”

然后提出自己的谋略:“秦国放人,割地,求和。”

“日后再做图谋。”

意思很明白,放了公叔痤,等他回了魏国朝堂,肯定会想法破坏庞涓的灭秦计划,秦国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但是若杀了公叔痤,就会召来整个魏国的报复!到时候秦国能扛得住吗?

卫鞅完全是站在秦国现在的角度对情况进行分析,而且句句符合现实,让孝公心服口服,孝公得到了他想要的,自然就会给卫鞅想要的。最后当然放了公叔痤。

所以说,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对错,只有利益交换,要的是好处。

再说到庞涓,这个历史上挺复杂的人,说他是好人吧,他把自己的同门孙膑搞成了什么样子?说他是坏人吧,他对魏国又是忠心耿耿。庞涓起三万骑兵奇袭骊山,目的就是为了夺回公叔痤,明正典刑。这里说一说什么公叔痤被救回之后会被嘎掉,因为魏国自开国以来,就没有出过主将被俘的事儿,对于魏国朝堂来说,是极大的耻辱,而魏王根本就不会顾及公叔痤的感受,在他眼里,败军之将,就只能被嘎掉。自古以来,大部分君王都是冷血无情的,他们只看得失,不会谈论过程,更不会顾及下面人的感受。所以公叔痤如果是被庞涓抢回来的,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但是,如果孝公依照卫商鞅的意思,把他放回来,还给魏国带来了好处,那就不一样了,公叔痤不仅不会受罚,还可能再次受到重用。这样一来,孝公的目的就达到了。

这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却暗流涌动,极其复杂,其中的核心是卫鞅,他依据形势定出的谋略,说服了孝公,救出了老师,掣肘了庞涓,也在救秦国的问题上发挥了一定的效果。虽然后来的事实证明,此举对魏国毫无用处,甚至庞涓的想法才是对魏国最好的,但是,那又有什么用呢?整个魏国朝堂,只有庞涓一个清醒的人,独木难支,又有什么用?魏王就像是个胃王,只知道吃,狗屁不懂,瞎指挥不说,还是非不辨,公叔痤切身为国,却下令对他明正典刑,让人寒心。

有时候很想回到小时候,那个时候大家都很单纯,虽然有时候会小气,但是没有一点利欲,交朋友完全就是合得来,并没有什么心机和算计,后来长大了,大家都忙,越来越孤单,其实并不是大家都想变了,而是现实面前谁也不得不低头,聚会的时间也少了。生活越来越枯燥,有时候抱着手机就是一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