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随身博物馆 > 第八十章堆满屋的山货

第八十章堆满屋的山货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好,你们先等一下,我去打个电话。”

田建军点点头,出去打电话。  田建军走了之后,牛庆奎笑着对张俊平说道:“兄弟,我和你说句掏心窝的话。  之前我还不敢保证什么,现在有了这些酒。  事情就好办多了。”

牛庆奎看到张俊平一脸疑惑的看着自己,笑着解释道:“我也不和你扯虚的。  我能帮你协调焦煤、原煤,靠的就是我老子。  所以,这件事我去办,费再多力气,都不如我老子一个电话或者一张条子。  而我老子有个最大的爱好,那就是好酒。  不仅喜欢喝酒,还喜欢藏酒。  有了这么多十年原浆,我就可以直接找我老子,让他给打个电话或者写张条子。”

牛庆奎这也算是和张俊平掏心窝子了。  “这能行?”

张俊平心中一喜,笑着问道。  “行!其实,打个电话或者写个条子,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下面那些煤矿矿长,巴不得我老子给他们打个电话又或者写个条子。  只是,我老子的人情可不会这么便宜,没有足够的好处,别想让我老子卖人情。  而,这一百坛十年原浆的价值刚刚好够。”

牛庆奎微微一笑。  是啊!  这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又不是不花钱,也不存在国有资产流失,也不是把煤炭倒卖给个人谋利。  只是把卖给谁都可以的原煤,焦煤卖给张俊平背后的物资局而已。  公对公的交易,除了同样需要煤炭的其他地市物资局,谁也不会说什么。  “对了!你等一下,我去打个电话。”

牛庆奎又接着说了一句,然后转身去打电话。  等到牛庆奎出去之后,张俊平对正用充满崇拜目光看着自己的小李、小夏交代道:“这里是我租下来的联络点。  等这边的事情定下来之后,你们暂时待在鹤岗。  有两个任务,一个是盯着煤炭装车发货。  一个是联络田建军,把供销社转过来的山货,进行分类包装。  这边有林场,木材什么的都容易就能弄到,用木箱包装就行。”

“知道了,师父!”

“明白,张哥!”

小李和小夏使劲点着头。  “师父,你是不是要去别的地方?”

小李又开口问道。  “对,这边的产量可完不成局里交给的任务。  我还要去别的地方想想办法。”

张俊平笑着说道。  但是,并没有告诉他们,自己要去老毛子那边。  这件事,只有他、许少民和局长知道。  这个年代从老毛子那边弄煤炭,只能在水面下面进行。  大家保持一种默契的沉默,看破不说破。  而且,很多事带着两个人会很不方便。  之所以带着两个人,不是张俊平自找麻烦。  而是另有用意。  比如,收购山货,还有就是看着煤炭装车,这些琐事。  张俊平可没有那个时间,耗在鹤岗这边。  “师父,你要去什么地方?鸡西还是SYS?”

“又忘了?好奇心太重的人,活不长。”

张俊平瞪眼训斥道。  “哦!”

小李吐吐舌头,不再追问。  “张哥,分拣包装的活,我和小李两个人干不过来,能不能找居委会帮忙?”

小夏开口问道。  “我让你们留在这边,可不是让你们两个干,分拣包装的活,找居委会,让他们帮忙找人就行。  至于包装箱,可以找木器厂定制,也可以找牛哥帮忙。”

张俊平笑道。  “找我帮什么忙?”

牛庆奎打完电话,和田建军走了回来。  “我说定制包装箱的事,可以找你帮忙。”

张俊平笑着回答道。  “包装箱?你要包装箱干什么?”

牛庆奎没反应过来。  “田哥那边不是帮忙收购山货吗?  我说定制一批木箱,把那些山货分类装箱。”

张俊平笑着解释道。  “张兄弟,这个你就多虑了,分类包装的事,我们收购站那边已经做了。”

田建军笑着插话说道。  “田哥,你们的分拣包装用的都是麻袋吧?”

“对啊!”

田建军点点头。  “用麻袋,在你们市内或者省内运输倒还没什么。  可长距离运输,中间还要倒好几遍,用麻袋运到地方,全都碎了。”

张俊平笑道。  “这倒也是。  只是木制包装箱,我们这边没办法提供。”

田建军笑道。  “没事,我找牛哥帮忙联系木器厂定制就行。”

张俊平笑道。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这个简单,回头我打个电话就行。”

牛庆奎恍然笑道。  又过了一会,一辆卡车停在门口。  车上跳下几个工人。  田建军指挥着工人把装镜子的纸箱小心翼翼的装到车上。  这边刚刚装完,又过来一辆卡车。  这辆卡车是牛庆奎叫来的。  牛庆奎上前招呼人把酒搬到车上。  “张兄弟,还得麻烦你跟我去一趟供销社结账。”

田建军笑着对张俊平说道。  “行!  牛哥,那我先跟着田哥去一趟供销社。”

张俊平答应一声,然后转头对牛庆奎说道。  “去吧!我也得赶紧把酒送回家。  我家老头子知道我弄到一百坛窖藏十年的原浆,可是等不及,已经在家等着了。”

牛庆奎摆摆手,开着玩笑道。  “你们锁上门,先回招待所吧!”

张俊平又对小李和小夏交代一句,这才跟着田建军离开。  张俊平给田建军的价格是一块五毛钱一套,没多赚,算是就赚了个辛苦钱。  田建军全程陪同,在财务科拿到一万二千块钱。  对于这场交易,双方都很满意。  供销社可是国内最大的销售终端。  对镜子这种轻工业产品的成本价大体也有些数。  所以,张俊平不想因小失大。  这次的交易,相比后面的交易,只能算是开胃菜。  后面的山货才是大交易。  当然了,后面的交易大的是总量,而不是总价。  第二天,供销社就把库存的山货送了过来。  三十麻袋木耳。  还有榛蘑,元蘑,也都是用麻袋装着,五十多麻袋。  就连猴头菇,也是用麻袋装的,倒是不多,才一麻袋。  有人说不现实,东北本来冬天就缺菜,木耳、蘑菇这么便宜,东北人为什么吃。  就算乡下不喜欢,城里也缺菜,可以买回去吃。  怎么可能出现卖不出积压的情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