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襄公二十三年 > 第二百三十章季武子不同身份的不同需求

第二百三十章季武子不同身份的不同需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您应该也知道楚国的若敖氏吧?”

闵沃沉声和中场休息的季武子小声说道。  因为涉及到土地城邑这种根本,就是季孙氏鲁国第一强族的身份也未必能压倒性的取得胜利。  三桓内的孟孙氏已经是跟在季孙氏后面亦步亦趋,可叔孙氏却没有听季孙氏的意思。  三桓之外的臧氏、郈氏乃至子叔氏都是打着法不责众的心态和季孙氏对抗,也未尝没有之前季孙氏破坏规矩擅自对卞氏下手的报复。  “你这话什么意思?”

季武子看着憋着坏的闵沃,一边问着话一边却是闭上了双眼,在太庙之中的政治斗争太耗人心魂了。  “若敖氏同样出自楚国公族,活到现在已经繁衍出一十六氏族,和楚国公室争斗不少,却始终保持着平衡,季孙以为是为什么?”

“有话就说。”

季武子已经领会闵沃的意思,但是身心俱疲的他可不想再和闵沃勾心斗角。  “若敖氏偶有叛乱,但楚国公室能原谅,两者关系虽谈不上相敬如宾,但是起码不算是仇深似海。”

“其关键就在一点上在于扩张,楚国人有了新的土地就能缓解内部矛盾,某虽不才,愿意向南征伐。”

闵沃说的还是老一套的“内部矛盾向外转移”,但是加上若敖氏这个例子就完全不一样了。  “仔细讲讲。”

说这话的不是季武子,闵沃和季武子一起看过去却是叔孙豹。  闵沃也不怕生,赶一只羊也是赶,赶一群羊也是赶,就把自己的筹谋说说看,要是能逃过一劫最好,能救回季纥和太子野那是更好,要是没人认同,也是好过什么都不说。  “鲁国如今的局势是向西和中原连接处有泰山、大野泽和黄河遮掩,其地势易守难攻。”

“向北和齐国接壤的土地除了泰山遮掩一线就只剩下出沂蒙山的郠邑之后我闵沃的领地,我有信心守住这一线。”

“向东是一片大海,向南的宋国自打宋襄公争霸失败后消停了,只有向南和楚国接壤的土地征伐起来最划算。”

“只要土地够多,一切争论就是迎刃而解。”

听着闵沃“老调重弹”却得出不一样的回答,叔孙豹却是先开口:  “我还清楚的记得去年你也是这般分析,怎么当时得出来的结论却是截然不同。”

【总不能说是我自己错误估计形势,以为国土由千乘之国暴涨两倍能喂饱季武子。】  闵沃嘿嘿一笑,组织了一下借口:“当初以为中原霸主强盛如斯,谁料到首霸齐国不过如此,若是这样,我倒不介意和混乱的楚国争战。”

闵沃这话求生欲拉满,表明自己战争才能的同时却是眉头一皱:  他漏了一个相当关键的因素。  之前闵沃是把季武子当做季孙氏族长看待,确实季孙氏只要能获得利益,保持在鲁国政坛之中超然的身份,就是造反也不会灭族的那种就可以了。  可……  闵沃刚刚说话的时候也想到过,鲁国的体量膨胀了两倍,以季孙氏的实力肯定是占据大头,那么季武子为何还纠缠鲁国公室?  要搞清楚这个,闵沃很快就想到鲁侯午。  季武子要害死的理由很可能是因为鲁侯午的年纪大了,之前季武子借着“君侯年幼需长者辅佐”的理由做执政卿就有些站不住脚。  而太子野被季武子盯上的目标也可以以此类推,除了因为太子野本身敌视三桓,肯定少不了鲁侯午和太子野这对父子年龄差距不大。  不然没有道理鲁侯午和太子野死在季孙氏手上,季武子依旧能够胆子大到让公子稠做鲁侯。  【所以说闵沃自称可以给鲁国大夫们,尤其是季孙氏攻略下更多领地确实能让季孙氏族长的季武子开心,但是不能让鲁国执政卿季武子满意!】  这莫非是叔孙豹的提醒?  闵沃吃不准叔孙豹是有心还是无意,但是还是朝着叔孙豹递过去一个感动的眼神!  “闵沃大夫的才能我们是有目共睹,只是你也看出来,这宰割领地可不是一个好活。”

季武子没有听到闵沃的心声,自然是不知道闵沃越说脑子越顺,随口应付着闵沃的话。  季武子的身份是执政卿,搁西周就是老祖宗周公的“太宰”职位。  有些反直觉的是在西周甚至更往前,太宰不算什么大官。  商代实际的宰相名称,应该是太保、太傅和太师,伊尹担任宰相时,正式的官职其实是太保。  按杨宽先生《西周史》的研究,西周中央朝廷大致为两大机构,即政务机构“卿事寮“(卿士寮)和文书祭祀机构“太史寮”,其中卿事寮长官一般为太师、太保(西周后期主要为太师),太史寮长官为太史(尹氏)。卿事寮属官主要为三事(三司/三有司)即司马、司土(司徒)、司工(司空),后期可能增置司寇和司士等,四方官金文中出现过少难以考证,以及金文中出现的军事官员如师氏、亚旅,以及内务侍从官如膳夫等可能也归属卿事寮管辖。  从制度流变来看,太史寮可能为《曲礼》天官六大(太宰、太宗、太史、太士、太卜、太祝)、《周礼》天官冢宰的原型。  卿事寮三事四方等官可能为《曲礼》五官五司(司徒、司士、司马、司寇、司空)、《周礼》五行官五卿(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的原型。  太宰虽然是太史寮的第一名,可同级别的还有十个。  而且在西周金文中很少出现“宰”,一直到春秋才开始频繁出现。  《群书治要·汉书》上记载着周公摄政时期已经升任太傅:“昔者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  但说实话伯州犁和伯嚭,祖孙两代外国人能在楚吴垄断太宰就知道这官职没有那么特殊。  毕竟要是君王本身能力出色,诸侯国也不大的情况下,那个君权需要相权分担权利?  从这点来看在谨守周礼的鲁国,季武子执政卿本身权利不大,所以急需要“君侯年幼,长者摄政”的政治基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