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襄公二十三年 > 第二百八十二章伯州犁为使

第二百八十二章伯州犁为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当伯州犁打着问候的名义来到鲁国军队大营的时候,闵沃却是恍若隔世。  闵沃立刻就是摆明车马欢迎起了伯州犁的到来。  伯州犁这边倒是收获不错,不知道吐槽了多少遍春秋的保密意识还得再次鞭尸。  仅仅是伯州犁使队到来的片刻功夫,就从不知道是哪个大夫领地的家臣还是甲士哪里获得了鲁国季孙氏继承人季纥重病,季孙氏的军队返回的消息。  这个消息让本来想将楚军卖给鲁国人做进身之阶的伯州犁难住了——季孙氏是鲁国大封建主,是个贵族都明白鲁军的主力绝对是季孙氏的军队,他们要是走了,鲁国怎么能打赢楚国?  可这一切在见到一脸平静的闵沃的时候,伯州犁的疑惑就消散了大半:  原因无他,闵沃已经算是名将的范畴,是值得天下大夫学习的对象。  因为大夫本身就是军事封建主,能打赢战争就意味着合格!  当然闵沃作为东道主还得率先发言:“见到楚国的使者就让我想到当年鲁楚的联盟。”

伯州犁听着闵沃的话一愣,他毕竟不是楚国本地人,听到这话反应了一会才明白过来:  闵沃说的是齐桓公死后五子争立的五十年里面。  当年宋襄公想要续霸中原,在鲁僖公二十五年的楚国泓水之战前,还在鲁僖公二十一年秋天不经过齐楚两大国同意,就私底下定下在宋国盂地盟会盟会。  宋襄公那不是一般的浪,也许是觉得在宋国土地上,宋襄公不听兄弟目夷的劝告,不带上军队就去会盟。  可楚国人也是真不讲理,直接大军打过去俘虏了宋襄公。  本来楚成王是将宋襄公是当做威胁、收伏宋国的筹码来用的,结果宋人直接改立了新国君,直接将宋襄公这个筹码给废了;  楚成王费了好大的劲、前前后后付出了多少代价,最后只得到宋襄公本人这么一个杀也不是、放也不是、养起来也不是的‘鸡肋’,心情简直是郁闷死了。  所以,回到郢都之后,楚成王干脆把宋襄公给安置到馆舍去住,远远的打发掉,免得看见他就生气。  可长期将一个‘大国’的国君给放在家里住着,这也不是个事(楚国倒是做过相同的事情:蔡国前任国君蔡哀侯,就是被楚军俘获,然后在楚国住了九年,最后在楚国去世;不过蔡国不能和勉强可称强国的宋国相比,蔡哀侯被软禁在楚国,也有他自己作死的原因在内),楚成王放了宋襄公不甘心,杀了他又怕引起诸侯公愤,长期软禁的话,寡人还不想出那份伙食费呢!  然后楚国人想出了一个相当贬低自己的损招:  楚人使宜申来献捷。  楚国人向鲁国献捷。。。。。  需知按照“献捷”的词义来说“献”是下属向中央上司的动词,南朝梁·任昉〈奏弹曹景宗〉:「淮徐献捷,河兖凯归。」《三国演义·第二回》:「朱俊遂平数郡,上表献捷。」  你说楚国子爵(自称王爵)向鲁侯国献捷是啥意思?  楚国人自己承认楚国是鲁国的附庸啦???  只能说不愧是自称“我蛮夷也”的楚国人。  当年的鲁僖公看到楚国的献捷也是少不了哭笑不得,他自然不敢僭越周天子接受献捷,但更多的是明白楚成王背后的意思:我给你示好,你给我个台阶下。  果然当年的冬天:“公会诸侯盟于薄,释宋公。”

后人还贴心的备注“诸侯既与楚共伐宋,宋服,故为薄盟以释之。公本无会期,闻盟而往,故书公会诸侯。”

本来盂地会盟压根没有鲁国参与,鲁国这是特意赶过来给的台阶下。  闵沃说起“鲁楚故事”,本意是想说:  【你楚国自己都承认是鲁国下属,楚成王还给鲁僖公献捷过,是不是得乖点?】  可这话伯州犁听起来却是另外一层意思:  当年鲁僖公和楚成王谈完双簧之后就没啥联系。  可是架不住鲁国这边默认了卫国吞并鲁国同宗的邻居邢国,还和卫国莒国结盟。  这事在春秋很常见,但是在刚刚继位的齐孝公眼中就不正常了——齐鲁宋三国同盟前有宋襄公续霸,干涉齐国继承内政,你现在鲁国现在搞小团体是不是也想拆分齐鲁宋春秋首霸三国同盟。  【只能说齐国在没有被晋国打服,知道鲁国大哥晋国已经是霸主之前对“齐鲁宋春秋首霸三国同盟”还是相当有执念】  齐孝公果断出手,先是在鲁僖公二十六年派人袭扰鲁国西部,再大军压境鲁国北部。  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坐怀不乱”展禽(柳下惠)、风俗行业守护“白眉神”盗跖两人的兄弟展喜奉鲁僖公的命犒劳齐军。  对,被侵略的鲁国人犒赏侵略的齐国军队。  果然,春秋的礼乐崩坏不是一般的,前有向鲁侯献捷的楚王,后面来了一处反向犒赏也是突破脑洞了。  然后更突破脑洞的还在后面,展喜不愧是有两个神一般的兄弟,三言两语就让齐国人回去了。。。。  回去了!  合着齐孝公你是来旅游的吧?  那么展喜究竟说了些什么?  齐孝公说:“百姓家中空空荡荡像挂起来的磐,田野里光秃秃地连青草都没有,你们凭借什么不害怕?”

展喜回答说:“凭借先王的命令。从前周公和齐太公辅佐周王室,在左右协助成王。成王慰劳他们,还赐给他们盟约,盟约上说:‘世世代代的子孙都不要互相残害!’这个盟约保存在盟府里,由太史掌管着。齐桓公因此集合诸侯,商讨解决他们的纠纷,弥补他们的过失,救助他们的灾难,这是为了发扬光大齐大公的旧职。等到您当上国君,诸侯们都盼望着说:‘他会继承桓公的功业!’我们敝国因此不敢保城聚众,人们会说:‘难道他继承桓公之位才九年,就丢弃使命、放弃职责吗?他怎么对先君交待呢?君王一定不会这样做的。’人们凭借这一点就不害怕。”

于是齐孝公就领兵回国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