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回到过去要致富 > 第208章,生产互助组

第208章,生产互助组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三生产互助组,大家都是乡亲,相互都认识,以后我们就是一个生产互助组的组员,我相信大家都知道生产互助组是什么意思,以后大家基本算是一家人了?”

...上面说得好,自愿成立,结果呢?整个北山所有家庭,必须自愿成立生产互助组。怎么成了一家人?这个一家人好像有点多啊?李大庄继续说道:“按照上面要求,生产互助组是以田地入股的方式,劳动工具共享,牲口共享的方式,大家一起劳动,算是小集体的一种,粮食收成的好坏,直接关系我们大家的口粮,所以这次秋收,我们大家都要重视。”

说到田地入股的方式来分粮食,各自有各自的心思。要说田地入股的方式,以土地的数量来看,最占便宜的是舒大强,谁让他的田地最多呢,水田和旱地加起来,有30多亩呢?最吃亏的应该是傅学华,谁让他的田地最少呢,一亩水田,六亩旱地,只有舒家的五分之一。但是要是以田地的产量来看的话,最占便宜就是傅大河,因为傅大河都是下等田和旱地,产量要低于别人的一大截,甚至一半都不到。以产量来看,最吃亏的是静兰,八亩上等水田,都是高产优质的上等水田,一亩的产量,抵得上傅大河的两亩还多。其实很吃亏的还有傅学华,傅学华虽然是旱地,可是产量高,比别人家的旱地高一倍都不止,不比上等水田的差多少。不过说到劳动工具共享的方式,那是舒大强最吃亏,因为他家里的劳动工具最多,各种劳动工具都齐全。说道劳动工具的话,最差的就是傅大河和傅学华,家里没有什么劳动工具。最后就说的劳动力问题,那是农村干活,永远绕不开的话题。李大庄家里的劳动力最多,虽然今天来了三个人,可是马兰没有来,还有李国月也没有来,加上可能回来帮忙的李国生和李国强,李家的人强马壮啊。劳动力最差的应该就静兰和余小琴吧,静兰家里就是她和她的大女儿傅淼,静兰就不说了,她的大女儿,今年14岁,和李国月一样大,估计纯粹就是凑人数。要是真的论干活的话,傅淼的小身板,干活肯定干不过舒明全,可是没办法啊,她家没人啊,只能把傅淼拉出来凑人数啊,就像余小琴也把梅淑华拉出来一样。傅学华看着两个小丫头,无语了,反正就当他们打酱油的吧,估计没人指望她们两个能干多少活。梅淑华还用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巴拉巴拉看着傅学华呢,一副....架势。说到干活的问题,傅学华虽然是一个人,可是大家对傅学华的劳动力,那真的一点都不用怀疑。现在的情况,就是这个生产互助小组的基本情况,大家都看在眼里,都在相互估算自己在这个生产互助小组的地位呢?要说这个生产互助小组,最遭到嫌弃的人,应该是傅大河,先不说外人,就是傅学华也在嫌弃自己的老爹。以田地入股的方式,田地是放在第一位,按照田地的数量来分粮食,所以田多田少,那是定死的,大家都没有办法选择,唯一在乎的就是这个田地的产量。产量,永远是种田人最在乎的东西。傅大河的田地,都下等田,意味静兰家里一亩田的水稻产量是400斤的话,傅大河的水稻产量只有200多斤。这个差距非常大,大到不是劳动力可以弥补的问题。再说,傅大河家里劳动力很多吗?没有吧?就他一个人而已。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不愿意了。要说傅大河家里没有劳动力也就算了,刘英不是劳动力吗?傅学霜不是劳动力吗?静兰把她十四岁的女儿都拉出来干活了,为什么傅大河不行呢?先别说傅淼能够干多少活,首先这是一个态度的问题,你的田地产量低,劳动力又少,劳动工具都没有,这样的条件,你为什么还不自觉点呢?傅大河居然一点都不放在心里,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还在用挑剔的眼神,看着别人的情况。余小琴和静兰的条件差不多,两个女人的劳动力差别,唯一的区别是余小琴有2亩上等田,6亩中等田,可是静兰都是上等田,足足八亩呢?估计李大庄同意静兰加入生产互助组的时候,早就算过一笔账,肯定把静兰8亩上等田的产量算在里面了。产量上的巨大差别,足够李大庄带着儿子免费帮静兰干活,因为在农村,粮食金贵,劳动力不值钱啊。虽然大家都在刻意回避什么,可是大家心里都明白,能不能在一起生产互助,最后都是要看,对于别人来说,自己是不是有用的人吗?一个没用的人,别人是不会搭理你的。特别是关系粮食,很多人生死存亡的问题上,没人敢有丝毫的大意。粮食粮食,最后都是按照粮食的数量衡量大家入股的标准,看看自己到底是亏了,还是赚了。要按照粮食来算的话,傅大河可是占了很大的便宜啊,因为他的田地产量最少,一旦平均下来的,傅大河赚大了啊?可是傅大河为什么还是一脸嫌弃的脸色呢?难道别人都欠他的吗?在场的,除了傅学华欠他的,别人应该不欠他啊?当然,傅学华不在乎粮食产量的问题,也不在乎劳动力的问题,心里就是不明白,为什么余小琴也在这个互助组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