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东升中的晨光 > 初识

初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她是上世纪50年代初出生的一个女孩,出生在江北的一个小县城的农村。这个小县城在当时并没有什么名气,也不富裕,几乎每年还闹饥荒,人们吃不饱穿不暖,赶上光景不好的年份,还要走上几百里地去讨饭吃。就是这样的一个江北小县城的小乡镇的农村里出生了一个女孩,女孩的出生给全家带来了欢乐,因为她前面已经有三个哥哥了。尽管上世纪30年的农村,特别是北方的农村重男轻女的现象还很严重,但是她的出生并没有让这个家庭愁眉不展,相反家庭成员对其表现出了极大的欢迎。这要是在那个年代的江北农村,农村人生出来的女孩特别是第一胎是女孩的很多都送出去了,目的就是为了要个儿子,这种陋习一直延续到了上世纪80年代,甚至在90年代的思想保守的农村还有这种现象。女孩从出生时,就受到了哥哥们的照顾和喜爱。可以说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女孩几乎没有受过什么罪,女孩的父亲还在村里担任个一官半职的,所以在村里有一定的威望。就这样,女孩在父母相亲相爱、哥哥照顾的大家庭中健康快乐的成长。女人的父母更是对女人很是疼爱,给女孩起名芝兰。到了快入学的年代,女孩的母亲没有像其他农家妇女那样想着女子无才便是德,母亲想到的是让女孩也像哥哥们那样走进学堂去念书,学点知识,以后不再吃没有文化的亏。所以,到了女孩上学的年级,女孩的母亲就和女孩的父亲商量起来,把女孩送进学堂去念书,像家里的男孩一样学习知识,学习认字,学习算数。女孩的父亲也是有一定的远见的人,并没有反对女孩母亲的想法,反而支持女孩母亲的想法,同意将女孩送入学堂去念书。学堂离女孩的家不远,就在家南边20米处,可以说在女孩家里使劲喊,女孩就能听到。因为那个时候江北这样的小县城小乡村里没有汽车,没有音乐设备,没有车水马龙的热闹,人们出行更多的是依靠双腿和双脚,一切都很安静。就这样,女孩上学了,进入了学堂学习念书。但是女孩那时不懂事,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尽管出生在一个非常开明有先见的家庭,但是当她看到学堂里除了自己以外都是男孩的时候,她产生的不想念书的想法。她认为她坐在枯燥的学堂里念书,而从小玩起来的小伙伴却在村里的小河边玩耍,一会下水,一会抓鱼,一会三两个凑在一起玩过家家,而她却没法玩,没有了欢乐。而放学后,她以为可以回去和小伙伴一起玩,但是村里的小伙伴因为她一个女孩上学,都感觉她很奇怪,认为她很另类,不愿意和她玩。而在那个时候,她理解不了,反而认为是念学堂念书导致她没有了小伙伴,没有了玩伴,失去了友谊,失去了童年的欢乐。从此,女孩不愿意上学,她告诉母亲不愿意上学的想法,母亲没有听她的,继续坚持让她读书,尽管母亲也不知道读书在那个年代或者以后的光景中能给女孩带来多少的好处,能给女孩带来多少的帮助,但是女孩的母亲认为多学习一些总归是没有坏处的,至少不要像自己这样大字不识一个,字认识她她却不认识字。接下来的日子,女孩变着法的不想上学,不是今天头疼就是明天肚子疼,但是女孩的母亲不听她的,尽管在那个时代没有人贩子,没有汽车,尽管家离着学校20来米的距离。母亲还是坚持送她去学堂,哥哥们负责监督她中途不离开学堂。即使是这样,女孩也能想出对抗的方法,她在学校里不认真听先生的话,上课时候不上课跑出来玩,教书先生到了上课时间,看她不在教室里气的到处找她,找不到就大声喊她的名字,女孩的母亲在家里都能听到。但是女孩就是不做声答应也不出来,气的母亲从家里跑到学堂里去找她。等女孩放学回家后,女孩母亲气的拿着笤帚疙瘩狠狠的揍一顿,下午继续让她去上学,她尽管不愿意去,但是还是扭不过母亲,去了。就这样,女孩在母亲的监督下,上了几年学堂。但是因为本身不愿意学,想着做一个“正常”的女孩,就没有再继续念下去,而是在家里做起了女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