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引力气候学 > 太阳系引力变化,温暖期和小冰期的旋回

太阳系引力变化,温暖期和小冰期的旋回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D/O旋回是太阳系引力变化,温暖期和小冰期的旋回。丹斯伽阿德—厄施格尔旋回气候术语丹斯伽阿德—厄施格尔旋回(Dansgaard Oeschger cycle,D/O)是指冰期内部的千年、百年尺度的旋回性事件。D/O事件丹斯伽阿德等和厄施格尔指出了冰芯中δ18O与降尘含量的变化及其与欧洲湖泊记录的对应性。这类变化被布罗克称为丹斯伽阿德—厄施格尔事件,简称D/O事件。近年来格陵兰的新冰芯研究发现:110 000~15 000年至今有23次D/O事件,对应着冰心中δ18O曲线的峰值,指示突然增暖,相当于6~7℃的升温,同时降尘可减少4倍。这类延续上千年或较长的事件,在冰期中以二三千年的准周期或假周期出现,这种增温阶段称为冰期内的间冰段。D/O事件发现于冰盖,同时也记录于海洋,这种二三千年周期的冰筏事件在北大西洋广泛发现。在海洋记录里,D/O事件与哈因里奇事件的关系十分明显:每隔几次D/O事件出现一次哈因里奇事件,然后又有较暖的D/O事件发生,如此周而复始,每一组逐渐变冷的D/O事件被称为Bond周期,即丹斯伽阿德—厄施格尔旋回,简称D/O旋回。哈因里奇事件(H事件)哈因里奇事件(Heinrich event):在研究东北大西洋末次冰期—间冰期旋回三个钻孔的沉积物时(位于北纬47°和西经19°附近),哈因里奇(Heinrich)最早发现在这些岩心中大于15微米粗粒含量有突然增多的现象,在粗粒含量增加的同时,冷性有孔虫比例相对增多。因为在三个钻孔中的沉积序列非常一致,哈因里奇认为这在北大西洋是个普遍现象,并利用氧同位素阶段对这些事件进行了初步定年,发现每个粗颗粒层变化周期约为11000年,他把这种现象解释为由于岁差变化引起太阳辐射量的变化所触发的北大西洋冰盖不断向南扩张。为了证实这些事件,布罗克(Broecker)等利用北纬50°西经24°的609号钻孔资料对末次冰期的沉积物岩心进行了间隔1厘米取样的详细研究,发现了哈因里奇所认为的北大西洋浮冰南伸事件的年代分别为距今15000年、20000年、27000年、40000年和50000年。初步解释这是劳伦(Laurentide)冰盖扩张引起北大西洋浮冰南伸的结果,并把这些事件称为哈因里奇事件。哈因里奇层的两个显著特征是:①每层中含有快速堆积的丰富的碳酸盐碎屑物质;②6个哈因里奇层记录着当时海面海冰温度较低、盐度降低以及浮游有孔虫迅速减少的现象。D/O旋回是太阳系引力变化,温暖期和小冰期的旋回。D/O事件是太阳系引力变大,气候变暖的暖事件,对应着温暖期;H事件是太阳系引力变小,气候变冷的冷事件,对应着小冰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