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游戏玩家闹三国 > 第185章 名士韩约

第185章 名士韩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刘备没有安排朱儁负责南阳的战事,就是历史上朱儁不允许韩忠投降,造成了更大的伤亡。  古代的贵族,要让他们理解百姓的疾苦很难。  朱儁认为,在大一统的汉朝,容许黄巾军投降,会造成百姓降了又叛。  他们根本没有去想,百姓如果活不下去,迟早都要造反。  刘备不会去谴责这个时代人的道德观。  实际上,任何一个时代,百姓都只能在底层过着普通的生活。  只不过后世的华夏生产力无比发达,社会财富和物资也无比丰富,百姓很少有日子都过不下去的情况。  可是在世界上,有多少国家的百姓,不是照样生活在贫困中?  只要有人类就必须有社会,有社会就必须有秩序,有秩序就必须有统治。  贵族阶层什么时候可能没有?  刘备选择皇甫嵩,是因为他是卢植的朋友,让他有更好的立功机会,同时也会更为刘备着想,少杀黄巾百姓。  仅此而已。  ……  皇甫嵩赶往南阳之后,刘备继续在长社等待。  皇甫嵩和朱儁离京时,带走了北军五校部分将士,还有河东、河内、河南尹的军队,几乎让雒阳城防御虚空。  这些军队加上皇甫嵩、朱儁在各郡县召集的精壮,有四万多人。  朱儁刚出河南尹就败在波才手中,军队被打散。  皇甫嵩救援朱儁,同样是边打边退,除了部分协助郡县防守,大部分军队同样在撤退中失散。  失散的年队不是被黄巾军消灭了,而是逃到周边各郡县。  刘备解了长社之围,自然派人去周围召集失散的军队,同时也重新在周边募军。  这两天,巳经陆续有军队回归,要全部的军队回归,估计还要几天。  汉军只要没有陨落乱军中,不敢轻易做逃兵,逃兵追究起来可是重罪。  ......  刘备在长社整顿军队,准备继续征讨黄巾,西凉名士韩约(后来改名韩遂)来到了雒阳城。  韩约来到雒阳城的事情,第一时间就被蔡洪波他们知道,赵季晨他们也马上得到这个消息。  赵季晨他们关注韩约,就在于历史记载中简单的一句话。  ----韩约力劝大将军何进,让他铲除宦官。  何进当上大将军之后,到处征用人才到大将军府任职。  两百名后世人才进入汉末时空后,自然有人以士子的身份,到刘进身边效力。  来到何进身边的现代人才,都是熟知历史走向,对很多历史人物的作为,也有相对准确的判断,当然很容易得到何进的信任。  何进如果约见韩约,谈论的是什么内容,赵季晨他们应该第一时间就会知道。  当天晚上,赵季晨他们回到后世的时空,就聚集在一起。  他们对韩约这个人感兴趣,就在于历史记录中的几个疑点。  赵季晨先问蔡洪波,“韩约到雒阳真的是为了公干?”

他们现在谈论历史人物,也习惯使用他们目前的名字。  蔡洪波笑道,“说是公干,其实就是送一封信函,这种事只要派一个信使就可以完成,根本没必要韩约跑这一趟。”

黄浩,“这么说,韩约真的是来说服何进铲除宦官?”

大家有点迷惑。  ----韩约为什么要劝大将军何进铲除宦官?  要知道,大将军何进与宦官背后的靠山都是刘宏。  这个时间刘宏还没有死,让何进去铲除宦官,这种行为不亚于造反。  不要说何进根本没有权倾朝堂,就是何进真的成为权臣,他也不会傻到去侵犯皇权。  现在世家和宦官之争已经白热化,哪怕如此,世家也只敢上书劝谏刘宏诛杀宦官。  只有刘宏死后,袁绍他们才敢公然建议诛杀宦官。  赵季晨马上否定这个看法,“韩约不是普通人,而是被士林称为名士,更有着‘九曲黄河’的城府,诛除宦官的提议,表面上看是为了世家的利益,实际上却隐藏着巨大风险,何进和世家的人都能看清楚。”

蔡洪波点点头,“说服何进应该是韩约的幌子,这样做,只是为了隐藏他到雒阳的目的。”

卫荷现在对军事上越来越敏锐。  “韩约来雒阳,应该是打探朝廷应对黄巾起义的能力,如果这场动乱让大汉朝廷应付困难,他就可以实施自己心中的计划。”

古驰轻轻地拍了一下桌子,“对,应该就是这样,韩遂回到凉州不久,凉州的叛乱就发生了,应该是韩约看到卢植、董卓都无法镇压黄巾起义,让他认为时机已经成熟。”

凉州的叛乱是在今年(184年)十一月发生。  这个时间,冀州的黄巾动乱还没有镇压下去,凉州的叛乱明显就是在大汉的伤口上,再浇上一瓢热油,烫得大汉是伤痕累累。  凉州叛乱响应黄巾动乱,这已经毋庸置疑。  其中更是显得疑点重重。  ----北宫伯玉和李文侯这两个叛军的首领,身份只是护羌校尉泠征手下的两个小兵,他们不可能是湟中义从胡的首领。  理由很简单,北宫伯玉和李文侯都是汉人的名字。  北宫伯玉和李文侯是不是汉人不重要。  很多羌胡人喜欢取汉人的名字,这是对汉文化的尊崇。  湟中羌其实就是小月氏(zhi),他们的族姓是‘支’。  但作为湟中羌胡的首领,不可能使用汉人的名字。  或者说,哪怕他们有汉人的名字,也不能代替自己本族的名字。  吕聪也不甘于人后,“第二个历史疑点是,凉州叛乱的时间,是董卓被贬回陇西之后。”

“叛乱发生地金城、武威、陇西三郡,董卓这时候手中有没有兵权不知道,但董卓身处湟中羌、、破羌、报罕羌的老巢,却能安然无恙却是事实。”

“身处叛乱中心的董卓,能安然离开陇西郡,代表朝廷开始征讨凉州叛乱,这本身就是一个冷笑话。”

刘玄名接着说下去,“从此董卓开启了一飞冲天的模式,在几次平定凉州叛乱中立下大功,被封为前将军,晋爵台乡侯,掌握了雍凉一带的所有边军。朝廷意识到董卓手中的兵权太重,要招他回朝廷担任九卿之位的少府,董卓拒绝了。大汉朝廷又改任董卓为并州牧,让他把军队交给皇甫嵩,董卓干脆不再理睬,反而屯兵在河东等待机会。”

韩青冷冷地插了一句,“那个时候刘宏还没死呢!”

郭山彤继续分析,“第三个历史疑点是,作为凉州从事的韩遂回到凉州之后,没有回到刺史左昌的身边,而是和凉州督军从事边允一起被叛军俘虏;在这场叛乱中,很多汉人的官员被杀,包括金城郡太守陈懿去谈判被杀。”

“太守可是和刺史同等级的高官,叛军杀死太守陈懿,围攻刺史左昌,在俘虏中发现两个州从事,却因为是政府的高官不敢伤害,挟持他们和自己一起造反。”

“这是不是又是一个冷笑话?”

胡锐毫不客气地讽刺,“而且,叛军一挟持韩约、边允,让他们从贼,他们就从了。”

“那个扶太守棺木回家乡,因为重情义而成名的韩约呢?”

“韩约大义凛然地要拯救大汉朝廷,力图说服大将军何进诛除宦官的满腔正义呢?”

大家都沉默了。  ----如果名士的风骨,只是软骨头的代名词。  这种名士风范流传世间何用?  种种迹象都指向韩约和董卓。  凉州的叛乱,自始至终就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  董卓在官场上发力争夺军权,边允、韩约这些人利用民族矛盾,对大汉的统治发动了最猛烈的冲击。  赵季晨叹了一口气,“对朝廷不满而叛乱,利用百姓的生存权做文章,这都没什么可以指摘。我们只能说,董卓和韩约是两个野心勃勃之辈,如果他们成功了,就会在历史上写下光辉的一笔。自古成者王侯败者寇,历史从来就是这么残酷!”

让赵季晨他们这些现代人不舒服的是,韩约的所作所为,煽动了汉人和羌胡之间的民族矛盾,汉人和羌胡之间,已经进行几百年的民族融合进程,也被彻底打断了。  五胡乱华的根源,其实从这时候就深深地埋在了凉州。  赵季晨他们也知道,不能苛求这个时代的人明白民族融合的重要性,历史的局限性必须要正视。  “如果董卓和韩约之间真的有某种联系,我们要怎样做,才能在不影响历史进程的条件下,尽量减少凉州的损失?”

情报系统是蔡洪波着手创建,他对情报分析也越来越老练。  “凉州的这场叛乱不能去制止,否则,董卓无法趁机把军权握在手中,他就没机会乱政。”

“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尽量收拢流民,一方面能充实西北三郡的人口,另一方面也削弱叛军的实力。”

卫荷想了一下,“我们原来的计划是守住张掖、酒泉和敦煌三郡,切断西北和中原的联系。”

“但目前居延已经成为面对鲜卑的前沿阵地,最后还能占据都野泽,形成一个防御的支点。”

吕聪,“卫荷,你的意思是我们的防线往前移?”

卫荷点点头,“对,叛军杀死泠征后,很快就会离开武威,我们只要守住姑臧城,等叛军离开后,迅速占据宣威和武威,沿长城内外组成一条完整的的防线,能更好地切断西北三郡和中原的联系,还能更好接应凉州难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